棉吉他是广东省的名牌产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木棉吉他非常有名,在中国吉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棉花吉他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你获得过哪些荣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木棉吉他的历史
1999年,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了高水平的产品声音检测室和材料实验室,高薪聘请日本、美国吉他制造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短短几年,红棉牌吉他又异军突起,年产吉他50万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欧美。
红棉牌吉他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跌宕起伏,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奋起直追,创造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
(一)开创先例,主导市场,“棉花”独红。
红棉吉他厂的前身广东乐器厂创建于1957年。当时,吉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但一批擅长制作中国传统乐器的老师傅已经意识到吉他制作的广阔前景。他们从许多渠道了解到,有两种吉他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即西班牙吉他和夏威夷吉他。夏威夷吉他音色明亮饱满,特别擅长表现滑音,多用于演奏主旋律,较少用于伴奏。西班牙吉他是一种典型的流行乐器,雅俗共赏,易于演奏。其高音清亮华丽,中音柔和优美,低音饱满深沉。用于独奏时,能表现出丰富的和声效果,具有如泣如诉的情感力量,能奏出美妙的泛音,还能模仿许多打击乐的声音。于是,从西班牙吉他的技艺开始,一双擅长制作中国传统乐器的巧手开始探索如何在中国制作自己的吉他。没有设计图,没有先进的设备,就诞生了近乎传奇的红棉牌吉他。1960年1月24日,木棉树吉他正式上市。在接下来的20年里,木棉吉他成为了计划经济下中国吉他的“老大哥”,木棉吉他是当之无愧的吉他品牌。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红棉牌吉他有一半的产品是委托其他厂家生产的,收购后全部以“红棉牌”进入市场。红棉牌吉他的退货库存一度高达3万多把。
(二)委托生产,质量难以保证,“红棉”褪色。
改革开放后,吉他生产市场全面放开,中国各地的吉他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棉毛吉他的技术水平、生产模式、管理体系都停留在原有水平,很快被后起之秀赶超。曾经,棉吉他的技术人员被其他厂家高薪挖走。曾有一个记录,一个月内有80多名员工主动离职,退货产品库存居高不下。甚至有传言说市场上的棉吉他已经停产了。
>>(三)技术改造,以质促量,“棉花”再红。
困境之下,棉吉他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1999年8月17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举行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管弦乐分会”成立大会。根据广州市政府优化国企组合、做大做强、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兼并了广东乐器厂。1999年8月,广州珠江钢琴集团管弦乐分公司成立,经过调整重组,下设吉他一厂、吉他二厂、小提琴厂、管乐厂、中娱厂五个分厂。从集团总部抽调10名管理干部充实分公司各级领导,加快管乐、弦乐等中西乐器的发展。集团按照“以人为本,培育团队;深化管理,大胆改革;以质量促数量,以管理促效率;创名牌,走出去”,企业再发展。
棉花树建立健全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文件和检验标准,使每道生产工序都有工艺指导书和专职人员指导检验,让员工按图、按标准、按流程生产。针对吉他手柄容易变形这一通病,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恒温恒湿的生产车间和烘干房,确保吉他在适宜的环境中生产。企业还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明确各岗位的任职能力和培训需求。据统计,2000年至2002年,企业组织专业培训936人次,持续500多学时,培训维修人员88人。培训考核包括93名特殊工种工人、关键工序操作工、质检员,全部持证上岗。
为了重新树立品牌,结束委托生产棉吉他的历史,不再靠其他企业生产来增加数量,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前200块钱一把的吉他,低价卖到50块钱一把,但在21世纪,工厂会果断决定:销毁所有不合格产品。
2002年3月,木棉吉他以20万美元的年薪聘请了一位美国专家,对木棉吉他进行技术改造,量产中高档吉他。两年之内,棉花牌吉他进入了美国吉他的中高端市场。在2001年之前,中国制造的吉他从未进入美国市场。2003年9月1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管弦乐分公司吉他厂的“棉花树”吉他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二。荣誉
红棉吉他厂的前身是广东乐器厂。广东乐器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生产棉牌吉他和电吉他乐器的工厂。木棉吉他系列以造型优雅、工艺精湛、发音灵敏、穿透力强、手感舒适著称,屡获殊荣,曾获广东省最佳产品、广东省及全国最佳工业产品奖。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生产吉他的厂家很少,造成了“空辉煌”现象:供不应求,一度占据了国内80%的吉他市场。
以上是关于棉吉他历史的相关信息。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棉吉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关于棉吉他的信息,那就继续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