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霍莱因
汉斯·霍莱因(HansHollein),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界公私收藏。
2014年4月24日在维也纳去世,享年80岁。
中文名:汉斯·霍莱因
外文名:HansHollein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出生日期:1934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2014年4月24日
职业:建筑师
毕业院校:维也纳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1985年,荣获普立兹克建筑奖
1976-1979年,主持设计学院,并为建筑硕士班的指导教授
1966年,担任设计顾问于奥地利、日本及美国等不同的公司下
代表作品:RettiCandleShop、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
逝世地:维也纳
人物简介
汉斯·霍莱因(HansHollein)霍莱因的话:“建筑是一种由建筑物来实现的精神上的秩序。建筑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这种需求首先并不是体现在建立保护性的屋顶,而是体现在创造神圣的建筑和预示人活动的焦点——城市的兴起。一切建筑都是有宗教意义的。”
人物生平
1934年3月30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
1949~1953年,就读于维也纳联邦工艺学院(Bundesgewerbeschule)的土木工程系
1956年,毕业于维也纳艺术学院(AcademyofFineArts)的建筑学院
1958~1959年,就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IllinoisInstituteofTechnology)的建筑计划系
1960年,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完成建筑硕士学位
自1964年后,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地不同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并且在维也纳也有个人业务
1966年,担任设计顾问于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日本及美国等不同的公司下
1967年,于德国,杜塞朵夫(Dusseldorf)的美术学院(AcademyofFineArts)任教
1976~1970年,于维也纳主编“Bau”杂志
1976~1979年,主持设计学院,并为建筑硕士班的指导教授
1979年,任教于维也纳的应用美术学院(theAcademyofAppliedArts),并为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新哈芬(NewHaven)的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的客座教授
1985年,荣获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Prize)
建筑成就
从他早期的求学生涯中便显现出在绘画上的天赋,虽然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但他的艺术作品亦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公共场合及私人的珍藏中;他除了建筑师外曾被形容为艺术家、老师、作家,以及家具与银器设计师;在求学过程中,它也遇到了其所赞叹的建筑师,包括MiesvanderRohe、FrankLloydWright和RichardNeutra。
在工作于瑞典与美国的建筑公司之后,他定居于维也纳并于1965年时得到他的第一个委任案,而此案也被ArchitecturalForum杂志形容为_即使比大部分的第一个委任案小,有一间工厂和一间陈列室12_宽的蜡烛制造厂_,并附言_这为他带来了一个热诚的业主和一个位于流行时髦的维也纳街头上显著的位置_;他以RettiCandleshop著名,而这个小委任案的完成为他带来国际上的注意,包括00瑞诺兹纪念奖(ReyneldMemorialAward)。
在1970年,他因第一个委任案赢得纽约的RichardFeigenGallery称赞;Progressive?Architecture杂志1970年2月号的头条文章写了有关这栋建筑物_ArchitecturalFuberge_,此外并说Hollein的设计结合_一个建筑师的空间感与金匠的工艺技术制造出精巧的艺术气氛_;同一篇文章称Hollein_为少数当代建筑师中具有巧妙的技术、智能与金融背景的一个,其使凡尔赛宫私人房间的精致豪华有了新生命_,并说他的RettiCandleshop为_Hollein的早期杰作_。
并不令人惊讶的,其它委任案因这个非常特殊型式的工厂随之而来,包括维也纳,Schullin的两个珠宝店,而其在一次得到国家上的喝彩;逐渐地,他的大多数设计与研究提供其它一样好的构造型式,从独栋住宅到公寓住宅、办公室、博物馆均有。
普立兹克奖的评判委员授与Hollein在于他职业上贡献的荣誉学位;有着智能与折衷风格的Hollein,轻易的描绘于新世界中的传统,和与旧时代的一样容易。他除了是一位建筑师,也是一位艺术家,他有好的机会参与博物馆设计,且渴望藉由他的手放置艺术作品在它们的建筑物内,抑或是图形、拼贴画或是雕刻品,在他所设计的博物馆、学校、购物中心和公共住宅中,他都用精巧的、精致的细部混合大胆的外形与色彩。评判委员向他这样好的老师致意,他藉由他得到大好机会的例子激励年青一辈。
1985年,荣获普立兹建筑奖
----------汉斯·霍莱因:“一切皆为建筑”-----------------
霍莱因知道应该怎样对不同的事物进行不同的处理。维也纳人喜欢戏剧,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的艺术,戏剧处于现实和幻觉的交叉点上。所有的建筑,事实上包括我们的全部生活,最终证明都只是一场舞台上的表演而已。
霍莱因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他的功能主义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经过扩展了的,事实上他一直反对的是传统意义诠释的功能主义。这种意义上的功能主义多半是局限于一些物质现象和关于建筑可量化的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他所说的建筑的非量化因素,比如气氛或舒适度这样的概念。
霍莱因在芝加哥伊利诺斯理工大学学习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密斯·范·德·罗尔(MiesvanderRohe),他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他认为对建筑师来说最困难的工作是“教堂和酒吧”。的确,那些建造任务需要考虑到很多建筑的非量化因素,也就是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营造酒吧的气氛?如何创造教堂那独特的抽象魅力?
在法国奥弗涅的多姆山山脚下,霍莱因建造了一座火山博物馆,并因此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座博物馆嵌入泥土之中,就像一艘没入水里的远洋巨轮。
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个陷入地下的圆锥体。锥体表面饰以当地黑色的火山岩;内侧嵌入金属箔。这一空间从形式到内外材质、再到色彩的转换都给人以身处炽热火山口的感觉。博物馆突出反映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在使人从中得到启示,了解自然规律。
博物馆的入口大厅是一个总高度近22m的锥体,又是地下呈放射状布局的展厅的组织枢纽。进入博物馆,人们将会沿着楼梯向地心走去。霍莱因的这个建筑构想就来自于但丁的著作《炼狱》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地心游记》。
60年代,维也纳的建筑环境逐渐成熟起来。一些反对传统艺术,反对战后实用的功能主义建筑的建筑师们聚集到了摩尔主教名下的圣史蒂芬美术馆,在这里就新的建筑艺术风格进行交流,讨论。1963年,霍莱因和沃特·皮克勒(WalterPichler)在这里举办了一次展览,在当时引起轰动,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建筑。
在霍莱因早期的建筑生涯中,美国对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1958年霍莱因从维也纳来到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深造,他驾车从纽约到西海岸,那种驰骋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的感觉令他十分兴奋,因为那是在欧洲体会不到的。即使是在巴洛克风格盛行的维也纳,霍莱因也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在他的设计图上满足自己超越极限的渴望。
从土著部落建筑中得到的灵感成为霍莱因艺术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复的体现。“上层”和“下层”,物质生活空间与精神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使霍莱因产生了将建筑转变成景观的构想。通过小径、阶梯和斜坡,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跃的组成部分。
人类总认为自己是最为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然而,人类却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他会死亡。
霍莱因早年曾在明兴-格拉德巴赫举办过一次名为“死亡”的展览。那是一个建在古代废墟上的墓地,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挖掘一些东西,然后对它们进行鉴定。
他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能有尊严地死去?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描述:一幅屏风,后面是一张病床,死亡的床。在当今的西方世界,人们就是那样死去的。
他很早就在想:在二十世纪的文明和文化中,为什么我们这样排斥死亡,尤其是死亡的过程,只在一些特殊的场所才去面对它。而在其它文化和文明中,或者说在过去数百年和数千年的文化和文明中,死亡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
代表作品
RettiCandleShop蜡烛商店
AustrianTouristOffice,Vienna,Austria
TheAustrianEmbassy
MUSEUMMODERNERKUNSTFRANKFURT法兰克福现代博物馆(Planning:1982-1983Finished:1991)
TheMuseumofGlassandCeramics,Teheran,Iran(Planning:1977-1978Finished:1978
)
门兴格拉德巴赫博物馆(Planning:1972-1973Finished:1982)
HaasHouse
设计理念
汉斯·霍莱因,193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自他早期求学期间,就表现出绘画天份,但他最终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而他的艺术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共场合,相当一部分被私人纳入珍藏。他除了建筑师外曾被形容为艺术家、老师、作家以及家具与银器设计师。在工作于瑞典与美国的建筑公司之后,他定居于维也纳。1965年得到他的第一个委任案,而此案被ARCHITECTURALFORUM杂志形容为“即使比大部分的第一个委任案小,有一间工厂和一间陈列室,但这为他带来了一个热诚的业主和一个把设计放置流行时髦的维也纳街头显著的位置的机会”,随后他以RETTICANDLESHOP著名,而这个小委任案的完成竟然为他带来国际上的注意,包括把瑞诺兹纪念奖收入囊中。一切皆为建筑,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的艺术。霍莱因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他的功能主义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经过扩展了的。霍莱因在芝加哥伊利诺斯理工大学学习的时候,曾经询问过密斯·范·德·罗尔(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有关“教堂”和“酒吧”的问题。的确,那些建造任务需要考虑到很多建筑的非量化因素:如何营造酒吧的气氛?如何创造教堂那独特的抽象魅力?在法国奥弗涅的多姆山山脚下,霍莱因建造了一座火山博物馆,该馆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这座博物馆嵌入泥土之中,就像一艘没入水里的远洋巨轮。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个陷入地下的圆锥体。锥体表面饰以当地黑色的火山岩,内侧嵌入金属箔。这一空间从形式到材质、再到色彩的转换都给人以身处炽热火山口的感觉。霍莱因的这个建筑构想来自于但丁的著作《炼狱》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
折戟
1998年,霍莱因参与了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但最终获胜的是保罗·安德鲁。霍莱因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有着相当张扬的造型,在长安街那样相对严整、传统的街区来说,似乎有点不太和谐,会让游客的视觉线有分散和凌乱。他认为自己当初的设计要比他的更好,当时也有评委认为他的设计概念更好,但是获胜的人只能有一个。霍莱因当初的设计考虑了北京的环境和文化。特别在入口的设计上从中国的园林中得到启发,对长安街的环境做出呼应,大门、体量、色彩等等都基于这样的考虑。霍莱因曾在圣保罗双年展上看到了正在展出的中国年轻建筑师的作品,他认为在整体上可以说都是优秀的作品,但同时他注意到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中,很多建筑和城市并不协调。他第一次来北京,清华大学的老师带他去正在建设的北京第一高楼的工地参观。相比那时,中国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让整个世界都惊讶,如此高速度的发展会造成很多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需要更谨慎、更耐心地规划和设计,这样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才会更舒适。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已变成现实。而汉斯·霍莱因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只能出现在中国美术馆的奥地利建筑展上。即便已经在招标中输给了安德鲁,霍莱因仍不认同安德鲁的设计,而自己折戟的方案倒是更有中国味道。
逝世消息
4月24日,奥地利建筑家、后现代建筑重要人物汉斯·霍莱因在维也纳病逝,享年80岁。他的代表作包括法兰克福现代博物馆等,1985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他还参与了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不过最后“败给”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
我是中学生,老师让我们给同学推荐好的著名的书,可是我没时间上网找,作业很多哦。
好。
1、材料好。路意汉斯家具选用优质生态环境的楸木原材料,截取树木的中心主干部分精心制作。
2、口碑好。品牌汇集了一支优秀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在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模式下,品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能更好地服务用户,深受消费者喜爱。
安妮日记 北方文艺出版社
《安妮日记》 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也有版本说是在森林中河边的小木屋里)上写成的。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盖世太保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 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安妮日记》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一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讲述者,汉斯把那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汉斯说:“安妮虽然躲在密室里,但她的日记中所记载的大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她写到了避难时期生活的困窘,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满了恐怖。 另一方面,《安妮日记》还向人们展示了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这些平凡而真实的历史记录,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们心中的震撼和共鸣,因此能够深深打动和吸引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汉斯介绍说,安妮创造了一个名叫吉蒂的虚拟的朋友。每天,安妮给吉蒂写信,叙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1944年3月,在伦敦的荷兰流亡政府通过广播号召荷兰人民把自己的日记保存下来,战争结束后,这些日记可以作为珍贵的史料发表,安妮听到这条消息后决定整理和重写日记,幻想着有一天日记能够公开发表。 藏匿25个月之后,安妮一家于1944年8月被人出卖,8个藏匿着的犹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免于难。战后,他看到安妮的日记写得如此优美,就决定把它翻译出来,给他在瑞士的母亲,也就是安妮的祖母阅读。奥特把日记的内容给朋友们看,朋友们认为它应该被发表出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日记在荷兰编辑成书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安妮日记》随后在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版,并在当地引起轰动。汉斯说,1955年,人们将《安妮日记》编成话剧公演。1959年,好莱坞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 汉斯还向记者讲述了安妮故居的沉浮。二战结束后,安妮躲藏的密室已经人去楼空,破旧不堪。1955年,一家荷兰公司申请在此地修建办公大楼,阿姆斯特丹人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生气,他们自发成立了“行动委员会”,并找到阿姆斯特丹市的市长。其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还表示愿意出资建立一个基金会,把安妮密室遗址改建成一个博物馆。1960年,安妮故居博物馆成立。 汉斯说,安妮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小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开门的最初10年里,欧洲大陆极少有人去参观,主要的参观者来自英、美以及那些没有被纳粹占领过的国家。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屠杀,他们希望通过《安妮日记》来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 1974年,当汉斯来到博物馆工作时,每年的参观者约有20万。那时距二战结束已近30年。安妮博物馆的董事会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二战的兴趣会慢慢减小,于是,他们决定在10到15年之后,关闭安妮故居博物馆。 但奇迹发生了,人们并没有因为二战的远去而淡忘历史。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安妮博物馆因此免于被关闭的命运。汉斯说,仅2004年一年,参观者总数就达到93.6万人。今年到目前为止,参观者数量超过了去年同期。博物馆为了方便游客,不得不决定把每天的开放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二战前,大约有8万犹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安妮博物馆已经成为阿姆斯特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曾有人质疑《安妮日记》的真实性。为了证明历史,荷兰政府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经过调查考证,委员会形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厚厚的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安妮日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汉斯对记者说,《安妮日记》对于荷兰小学生并非必读书,但在绝大部分荷兰小学,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历史,讨论二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历史书,阅读《安妮日记》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汉斯介绍说,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他们举办了“安妮.弗兰克的历史和今天”的巡回展览,这个展览的内容被翻译成45种语言。 汉斯说,除荷兰外,有3个国家有专门的组织正在传播“安妮文化”,它们是美国、英国和德国。“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这样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些比较困难的地区进行宣传,如在乌克兰以及南美,去年我们在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举办了展览,我们还要到中国去。”汉斯说。 门前排成长龙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之家”。《安妮日记》 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上写成的。 二、背景资料:纳粹为什么迫害犹太人 (来源:《环球时报》 2005年01月28日 第二十三版) 1.反犹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2.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3.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政权的声浪。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一次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编辑本段详细内容
一个15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安妮死于德国一个集中营,死因是那里爆发斑疹伤寒,于3月死亡。她的亲人中,只有父亲奥图·弗兰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于1980年8月19日过世。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30%,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55种文字,销售2400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编辑本段精彩书摘
1940年5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编辑本段电视剧简介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美若仙童的安妮·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战前的安妮拥有田园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的她宛若一朵盛开的花蕾,然而盛开的花蕾在纳粹的牢狱里倍受催萎。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本片,用一个青春少女的日记记录犹太人在集中营里横遭虐待,最终被送进冒着浓浓黑烟的焚尸炉的地狱生活和悲惨命运。 荷兰KRO电视台访谈: 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真实经历的《安妮日记》早已享誉世界。这部日记的作者、德国犹太姑娘安妮·弗兰克去世快62周年了,她生前曾渴望成为一名荷兰公民。 为实现她的遗愿,荷兰KRO电视台日前把她列入200名荷兰伟人候选者名单,以此方式要求荷兰政府追授她荷兰国籍。但荷兰司法部4日明确表示,虽然司法部同情请愿者们的苦心,但荷兰法律不允许死后追授国籍。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秘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目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后来盖世太保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KRO电视台将于下周公布10大荷兰伟人评选结果。除安妮外,其他著名候选人还包括画家伦勃朗、梵高,足球明星克鲁伊夫、古利特以及“喜力”啤酒公司创始人弗雷迪·海内肯等。
编辑本段相关文章
安妮故居发人深省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人群组成的队伍沿着街角向后蜿蜒。五颜六色的伞下,稚气未脱的孩子依偎着父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静静伫立,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姑娘们则干脆在雨中挺立。他们在等着参观《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的阁楼。 《安妮日记》是荷兰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5月2 日,记者随着人群进入安妮小屋,走进那扇书架后的暗门,爬上那狭窄楼梯,来到安妮与3位家人及另外4位犹太人当年蛰居的密室。幽暗的屋子里没有家具,没有日用品。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每位参观者都在仔细地端详一幅幅相片,观看一段段电视录像,阅读墙上的安妮日记的一个个片断。记者发现每一个参观者都神情庄重,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已被深深打动。 安妮的父亲奥托当年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让悲剧不再重演。”“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实现奥托的夙愿。设立博物馆的长期目标也正是教育”,安妮·弗兰克故居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汉斯·威斯特拉先生一语道出了安妮故居的努力目标。他说,40多年前,欧洲到处都是战争遗迹和幸存者,幸存者们还可以用亲身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战争的故事。但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关于战争的记忆正在渐渐淡去,因此关于二战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威斯特拉和他的120名同事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时常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举办安妮·弗兰克展览。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坚持,那就是布展理念一定要由安妮故居的人主导。”威斯特拉说,除了阿姆斯特丹,全世界每年还有150多个城市举办为期约4周的安妮·弗兰克展,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安妮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每一次展出,都会有大量的小学生前往参观。他们在来之前,已看过了半小时的短片。回校之后,老师还要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安妮故居工作人员培训的结果。他们还结合实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有些国家利用文学作品,在另外一些国家则通过精致的卡通画来讲述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又如先培训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请他们给小学生作展览向导,这叫做“让孩子帮助孩子”。 安妮故居还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例如,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孩子们管理网页,在网上制作节目与游戏,让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目前,安妮故居的网页上已有荷、英、德、法、西、意6种语言。5月9日,安妮故居还将在网上开通“安妮导游”栏目,介绍欧洲各国的二战历史。5月2日,安妮故居监事会主席、荷兰前首相科克向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捷克6个国家的元首发去了亲笔信,希望他们予以支持。 参观完毕,记者在安妮博物馆的留言簿上读到了这样几句话:“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我希望不会再有人过这种生活。”“这是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经历,应该永远铭记,永远延伸。”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博物馆开馆4小时内,共有55条用各种文字书写的留言。就在记者翻看留言簿的几十秒钟内,后面又有好几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参观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