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创意力量,让北京的秋潮崛起!9月4日14: 00,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汉博(国际)集团共同打造的第三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决赛拉开帷幕。这不仅是SS23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青春号角,更是东西方时尚理念碰撞融合的平台。
大赛自1993年创办以来,一直肩负着“让创意产生价值,以国际视野拓展版图”的使命。我作为亲历者,记录了中国时尚创意产业3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的全球时尚大赛,本次大赛继续以“硬糖青春”为命题,从“保护海洋”的角度出发,挖掘未来新生活方式的新设计力量。
(01)“可持续性”不能等待,新的时尚出现了
这个比赛的热度是压倒性的,疫情并没有降低年轻设计师的热情。从去年9月3日到12月3日正式截稿,共收到858篇稿件。其中海外作品100余幅,包括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挪威、法国、摩洛哥、荷兰、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菲律宾、巴西、科索沃、乌克兰等18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初评选拔,26位选手脱颖而出,带着101套设计作品走上舞台,呈现了一场众星云集的创作盛典。不同风格的缤纷礼服来自雄伟的艺术舞台,展现新锐设计师的匠心。无论是从面料的运用,还是对结构的理解,我们都能感受到国际年轻设计师们青春而激情的梦想。
本次大赛决赛邀请了豪华评委,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党琦,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元峰,金顶奖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海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金顶奖设计师王玉涛,北京教学总监徐囡,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胡迅。WWD首席内容官兼副总裁Johannes Neubacher和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教授Federico Castigliano担任评委。评委会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注重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以专业、负责的态度挖掘设计新星。
经过专业评审,来自中国北京的“无序形状”组合易图获得了汉博金奖。他作品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正负两极的转换。在他看来,当地球被拉成一个平面时,海洋和地面是互为正负空,这种思想是通过膨胀填充天鹅绒的技术来表达的。赛后郝也表示,可持续时装是未来时装业的趋势,更多的设计师将通过再生面料和再生风格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来自中国湖北的李文新和来自挪威的Iris Schieldrop获得了银奖。
中国北京的高平和科索沃的利昂娜·阿卜迪里获得铜牌。伊藤博文获得企业认可奖,陈家豪获得网络人气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大赛的第30个年头。在3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大赛组委会将之前29年的获奖服装作品带到了决赛现场,用最现代、最生动的方式再现了经典时尚,直接将t台变成了时光空穿梭。
吴海燕、凯尔、、吴、大卫·铁里特、高伟、邹友、、谢晋、胡查、蔡一英、罗慕洛、、大卫·、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师。
从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获奖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时尚文化的内在审视,以及他们在设计表现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努力,这可以称为时尚启蒙的十年。到了21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设计作品已经走向国际,更多时候是设计师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时尚态度,可以称之为全球化和社会化的10年。2010年以后获奖的服装设计作品,会融合和内化多元文化。新生代设计师的作品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交织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意识。对于大赛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十年。
从最初的“时尚觉醒”“时尚启蒙”,逐渐走向“时尚引领”“时尚渗透”。30年的设计作品从上世纪末跨越到新时代,重复着著名服装设计师的成长片段和新生代设计师的传承,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有助于观众的视觉饱腹感,也为亨佩尔奖第30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2)30年,以前瞻的思维,“占卜”时尚界的变化
除了主赛,“不只是看——从兄弟杯到亨佩尔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30周年展览当天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汉博(国际)集团、兄弟实业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迪柏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悦时尚(北京)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产业中心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杰艺时尚协办。在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服装大赛举办30周年之际,这是一场承前启后、辐射中国当下服装设计演变的艺术盛宴。
展览以“不止于观看——从兄弟杯到亨佩尔奖”为主题,通过历年获奖者的时尚作品和形象,揭示了中国社会近30年来时尚产业、科技创新、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既是对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服装大赛历程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对近30年来服装行业和设计教育发展阶段的回顾和展示。
国际纺织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宇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汉博(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力军;汉博(国际)集团总裁高敏;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尹炳新;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杨健、朱少芳、谢。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751园区总经理张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策展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丝绸博物馆策展人、教授,北京服装学院传播学院院长,中国联合创始人,华谊明天传媒集团首席运营官,为大赛做出贡献的专家和领导,第三十届亨佩尔奖大赛评委,各机构专家教授出席开幕式。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届兄弟杯金奖得主、第三届兄弟杯银奖得主、第七届兄弟杯银奖得主、第八届兄弟杯金奖得主、第九届兄弟杯金奖得主、第十五届亨佩尔奖得主吴海燕教授。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玉娥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梳理了大赛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次节点性、纪念性的展览。多年来,中央美院一代又一代学生在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中学习、参与、成长,对大赛有着深厚的感情。
本次展览的学术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党琦也表示,自己曾多次担任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评委,见证了大赛的发展,对大赛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赛聚集了全球高素质的青年设计师,也吸引和培养了人才。是国内服装设计专业最高水平的比赛,也是东西方时尚理念碰撞融合的平台。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会长朱少芳表示,本次展览是中国时尚30年的集中体现。30年前,中国的时尚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30年后,中国时尚界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觉,陆续展示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品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本次展览可以让公众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时尚产业的变化,增强设计文化的自信和影响力。
汉博(国际)集团总裁高敏指出,多年来,汉博以大赛为支点,深度挖掘全球前沿设计实力,为中外时尚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这个展览不仅是他们青春的“竞赛成果”,更是一种时尚的改变。这不仅是一次回顾,更是未来的前奏,更加坚定了汉博扶持年轻设计力量的决心和实现它的毅力。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尹炳新表示,兄弟公司非常重视新锐设计师的培养和孵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是许多设计师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展示创造力的舞台。比赛是跨国跨文化的。本次展览集中了从“兄弟杯”到“亨佩尔奖”的设计精髓,是对大赛的全面回顾。
本次展览由“1993-2002年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获奖作品”和“2003-2022年亨佩尔奖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获奖作品”两部分组成,展示了30年来社会生活和时尚文化的发展变化。
本次展览艺术水平之高、年份跨度之大、展览范围之广,在近几年的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最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获奖者的创作,都呈现出一条相似的时尚探索之路:从“美在西方”到中西合璧,再到近年来日益回归东方美学和可持续设计,让观众赞不绝口。
可见,此次展览是从30年回顾的角度对中国时尚的一次“理解”和“体悟”。这不仅仅是一种回忆和致敬,更是一种想要翻开新的一页,探索时尚新边界的渴望。回顾过去30年取得的成就,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大赛自创办以来就有别于其他大赛。更加注重本土产业与国际设计力量的协同发展,时尚产业与供应链的融合共生。大赛进入第30个年头,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号召力的设计盛会,是一项跨国界、跨文化的国际创意交流活动。在本次大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设计方案和可持续的样本,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年轻一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新了创意美学的内涵。
时尚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当前背景和未来走向。这就是时尚的伟大之处。三十年的结束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30年来,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服装大赛特色鲜明,但求新求变的宗旨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沉淀而停滞。是一场不断成长的竞赛,不仅为时尚产业的绿色化、科学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意参考和人才积累,也布局了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的决心和勇气。所以,虽然本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青年设计师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年轻人将与大赛一起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续写时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