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认为瓮城,是用来防御的工事。绝不是个摆设。而具体来讲如下:
1、U形加护、城防升级
众所周知,人类定居文明的诞生,也催生了城市的建立,同时各类材质、设计的城墙,被人类大开脑通,发明了出来。故此瓮城就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出现了。因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军事能力的发展。都让自相残杀的人们,在考虑如何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城墙升级防御。
所以U字形的城墙,就成为人类在保持现有城墙设计和材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城墙样式,对城墙防御的升级的方法之一。因为U型的城墙安置在城门外,并将城门环绕。这意味着。如果面对进攻城门,必须先攻瓮城。入了瓮城才有机会,见到城市的大门。
2、请君入瓮、主帅夺气
其次,而过敌军攻入瓮城,那么瓮城U型的空间,不但进不了多少军队,进去的军队,还会面对头顶上四个方向飞来的滚木雷石。会快就就会被这种纵深防御,消灭掉好不容易建立的战斗锐气。
瓮城此时就成为,为守军赢得时间的战术工事。从而再次获得一次可以扭住战机的机会。要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城门洞下大量的伤亡,有时可以摧毁一方主帅的“气”。就好像宇文邕 在晋阳城门洞中,为了攻入城门,亲兵全部战死,几乎绝望一样。要不说最后赌了一把运气,恐怕他在有生之年,拿下北齐的计划,就悬了。
3、临时措施、防止诈降
再次。瓮城还有一些临时的措施。比如防止流民、灾民进入城市, 对他们进行就地安置。还有对伤兵的战地医院,接受投诚人员,防止诈降,因为U形空间,都可以设置在瓮城中。
瓮城,顾名思义,“瓮中捉鳖”也。
瓮城一般为方形或者半圆形,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城门,在城门内外形成防御性地带,是一个缓冲区。
城墙做为古代一个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城门作为沟通内外的交通要道,是战略防御体系中最为重要又最为薄弱的地方。
敌军兵临城下之际,城门首当其冲,怎么为关城门争取时间?如何保护城门不被攻破?如何将冲向城门的敌军截杀?如何争取足够的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这些都是守城之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瓮城应运而生。
瓮城分为内瓮城和外瓮城,区别就是在城门内还是外。外瓮城居多,瓮城的墙垣略低偏薄,一般为半圆形和方形的附郭,门道一般在侧面,和主城门曲折相通,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城门,缺点就是平时通过城门的时间加长,而且不利于车马通行,所以,帝都的一些主要城门口,瓮城门道在城门的正方向上,方便出行。
瓮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目前并没有定论,但距今4000多年的石峁古城无疑是现在已知的建有瓮城的大型古城,石峁古城最晚为夏朝早期的古城,其战略防御体系相当完善,甚至是让人非常震惊的,古城设有内、外瓮城,城门有三道,还有马面,敌人想要通过城门进入古城是相当困难的。
况且敌人一旦进入瓮城就处于被动局面,所有的大门一关,来个瓮中捉鳖。瓮城内部也有储存室,利于屯兵和储存兵器、粮食等。
隋唐时期的人们似乎对瓮城不怎么感兴趣,有些城就没有瓮城的出现,但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随着藩镇割据,连年混战的开始,瓮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主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军事加量的强弱形成反比,军事力量强盛,瓮城可有可无,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那么瓮城就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一提的是,瓮城在一些城郭,还能发挥防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