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白塔寺又称妙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迟答判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举谨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码改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於难。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北京白塔寺简介 白塔寺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
白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又名百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
甘肃武威凉州白塔交通白塔寺离市区较远,最好自驾车,或者坐去兰州的长途客车也可以,但是不能走高速,只能是走312国道的。我是由兰州方向去的,从高速下来,右转弯调头走312国道,大概行驶了判前陪15公里,左转弯有一条笔直开阔的大路,前行两公里就是白塔寺的大门。
简介:
白塔寺遗址位于武威市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 始建于西夏以前,元、悔棚明、清重修、续建。是藏传佛教寺院遗址,是西藏喇嘛教名僧萨班的圆寂之处,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象征。1998年调查并试掘,1999年对塔掘蠢基作全面发掘,并试掘部分殿基,发掘面积共计1527平方米。
武威白塔寺古诗词(描写武威的诗词)
1、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妙应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白塔寺是一座埋戚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颤散式白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其刹顶造型亦为中国目前所独有。白塔高51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三层方形的须弥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塔身是覆钵式的,像僧人化缘的碗倒扣过来的样子,塔身有13个项圈,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天盘直径近10米,华高2米,天盘顶上亦为一个小喇嘛塔,这些都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大殿中心摆放了白塔模型,并展出了镇塔之宝。第二座大殿原为乾隆皇帝所赐匾额“意珠心镜”,现在是《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殿内展出了藏式佛像近1万尊,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多、年代之远久、地域之广阔以及艺术风格之多样,构成了这座举世罕见的藏式佛像艺术官殿茄液氏。第三座大殿是七佛宝殿,这里曾供奉着释迦牟尼和他以前的六位佛祖。这座举世闻名的大白塔直插云空,十分雄伟。
1.描写武威的诗词
武威春暮 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武威同 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 李商隐
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
日落高门喧燕雀,猛誉和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只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武威送刘单 岑参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虚则,握手何慨慷。
杂曲歌辞·千里思 李端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
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2.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片雨过城头,黄鹂上小题1:挂。
(1分)“挂”字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突出乡愁的沉重;(2分)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更显离愁。(2分) 小题2:①年华已逝、功业未成的伤感。
②好友归来的惊喜。(每点3分 试题分析:小题1: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
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
“柳”和“留”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枝盯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
这沉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就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把无形的情感——愁绪,形象化具体化,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小题2: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抒发的都是年华已去的感伤。而“青春换敝裘”则补充说明了为什么要悲白发。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难免,而诗人对年华的失去如此悲伤,是因为大好青春年华居然没有建功立业,居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裘”是名贵的皮大衣,是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这里暗指功业。
因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盛唐时代的诗人更加是以天下为己任,几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才,能够辅助皇帝成就一个盛世。
岑参毫无疑问也会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个“敝裘”就明白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得志。尾联“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
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诗歌的结尾含蓄而有意味深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点评: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3.白塔寺的介绍白塔寺,藏语称作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萨班与阔端在一次畅叙中为了一件动物皮开展辩论,阔端失败后,他感到有点难堪,准备报复,遂与大臣商议,请魔术师幻化了一座奇特的寺院。武威白塔寺位于凉州城区东南20多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为黄羊河水系杂木河下游冲积绿洲,兰新铁路、国道312线分别从其东西两面经过。1白塔寺为元代忽必烈(1260年-1295年)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法王赴凉州会谈西藏统一、并达成协议的居所。2白白塔寺遗址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筑构成。1寺院有围墙,东西420米、南北430米,墙基宽3.1米,边长26.75米、残高5.1米。有4座城门,8座烽墩。规模宏大壮观,金碧辉煌,是元代时凉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号称“凉州佛城”,边长2675米、残高51米。始建于西夏的凉州白塔寺是甘肃古代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驻寺五年,讲经弘法,同当地各族群众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位宗教领袖一二五一年在此圆寂,同他会谈的蒙古汗国皇子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修建了一座高四十二点七米的灵骨塔,周围环绕着九十九座小塔。
4.作文游武威白塔寺这次是我最最最“难忘”的一次旅游!为什么说这次的旅游那么“难忘”呢?那你就接着往下看吧!
今天虽然是去旅游(以往旅游的前一天晚上,我都高兴地睡不着觉),但我还是有点不开心,还不是因为有件事……
来到学校没多久,我们就坐上了开往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大巴车,这是我们第一次上车。学校给每个班都配了两个导游老师,我们班的这两个是超级亲切的,我们都很喜欢他们。可能老师们都是对女生好点的吧,上体育课,老师也是这样:跑步女孩子跑两圈,男孩子跑三圈。所以,这次的男的导游老师先让女生上了车。
我们一上车,就专挑前面的坐,男生都坐在了后面。差不多要到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时候,坐在后面的男生们很多都呕了,后面的座位就变得好脏啊!看着我也想呕了。
参观完那里后,我们又上了去龙凤山庄的车,这是第二次上车。但导游老师有说这次男生先上,他们把前面的座位抢了,把后面的座位“让”给了我们……第三次上车就是回家了,这次又到了我们上车。不过,这次上车并不是那一片片狼藉的模样,而是那一排排整齐的座位上没有一点儿脏东西,也没有那种难闻的味道了,这让我“欣慰”了许多。
算了,我还是说点开心的事吧。
我们去的龙凤山庄,它的大门里边,有一座“城堡”,可漂亮了!不过它在装修,有点“损”它的风采。我们还在那里玩了许多游戏:飓风飞椅、幽灵城堡、海盗船……
这次旅游可真是让我“难忘”啊!
5.古诗词中的“凉州”指的是哪里,为何现在没有这个地名古时候的凉州不是指一个城市,而是地处陕甘宁青范围的一片地区。
凉州与我国古代区域统辖制度息息相关。西汉武帝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部分,相当于秦朝的“郡”,在这是三个地区设置行政与监察人员,分管各地事务,称“十三州部刺史”,后来形成了“州”的概念。凉州就是十三州之一,位于西北边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交界部分地区,下辖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十郡,因“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所以名作凉州。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将凉州的风貌挥洒出来——凉州因地处西北,偏僻荒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常年受西北风侵袭,被视为贫瘠之地,苦寒异常;且因地处边疆,临近异域,常为征战打仗之地,唐代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透出凉州的战争气息。
直到东汉献帝时期,分凉州河西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张掖居延属国5郡置雍州刺史,自此,凉州消失,隶属雍州。然而,到魏文帝时期,又将雍州河西地区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八郡重新规划给凉州,凉州又得以回归。但是,经过隋文帝废郡改置凉州;隋炀帝时改凉州为武威郡;北宋时又改叫西凉府;元代改叫永昌路;明朝改永昌卫;清朝又改叫凉州府,历朝历代的改制最终使得凉州不复归,成为概念模糊的一片地区,有的认为武威即是凉州,但并不十分准确。
6.弘扬武威城市精神诗歌三千岁月见风霜,自有渊源话五凉。
丝路学宫秦陇冠,天梯鼻祖石山藏。
瑕时激赏诗书画,文运相承汉晋唐。
莫道兵家边塞地,中华一脉永流芳。
尚 德
历经沧桑姓号华,丹心向善伴胡笳。
段公守义垂青史,余阙秉忠溅血花。
行孝无疆天下赞,敬贤有道世间夸。
河西宝卷同声唱,德布凉州十万家。
包 容
祁连山下城姑藏,和睦致祥换代新。
学说归真儒释道,常人凝炼精气神。
如云商贾东西往,休戚官民远近亲。
一带蓝图描一路,风光满目六合春。
创 新
天马嘶鸣摇碧落,雄姿飒爽任纵横。
7.求古诗翻译 《塞上》 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1、原诗
《塞上》
唐·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2、翻译
塞北敌人的队伍卷起漫天的尘土,每年向我国耀武扬威挑衅。我国卫士佩剑坚守,不畏辛劳密切注视阿尔泰山。长年守卫边疆年龄逐渐老去,而战马也因为长久征战显得瘦骨嶙峋。但是即便守卫森严,仍然听说酒泉郡被敌人团团围住。
3、解词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
金微:即今阿尔泰山。
酒泉郡:郡名。前121年(元狩二年)置酒泉郡。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设立的一郡。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白塔寺在几环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