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墓一般指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
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陵寝设置
八白宫宫帐
成吉思汗八白宫以及其它奉祀之神,大都以宫帐形式建立的。宫帐,蒙古语称“朝木楚格鄂尔多”,是毡帐的尊称。宫帐,分单帐和双帐两种。双帐以相互连接的两顶宫帐所组成,是成吉思汗几位夫人所在的四大鄂尔多与八白宫合并时所产生的宫帐。
陵园宫殿
陵园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散拦宴、东廊、西廊6个部分。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
文物陈列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后的弧冲银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
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衡圆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灵柩。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的墓在哪里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又称成陵旅游区,俗称东联景区(并非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嫌弊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龙头旅游景区。
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许多海内外游客都会前来祭祀。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主要景观
来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气壮山河”入口门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左右分别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层27级台阶、西边与山峰连接的丘陵式墙壁等组成。门景主体建筑是成吉思汗震撼世界之伟大壮举气魄的缩影。
由入口门景往北展延的大道就是成吉思汗圣道和风景道。我们就可以沿着吉祥的成吉思汗圣道和风景道参观各个景点,最后到陵宫,拜谒成吉思汗陵。
“三区”,即“文物保护观光游览区”,以陵宫为核心,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核心区的外层,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围的梁地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真正实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外围为“视觉景观控制区”,占地区50平方公里。
“两道”,即从“气壮山河”入口门景到成吉思汗陵宫的4公里长的“成吉思汗对道”和环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并连接各景点的16公里“风景道”。
“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游客教育中心、祭祀观光浏览区、蒙古民俗村、神泉风景区、休闲度假中心、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和热气球俱乐部。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以成吉思汗历史文化旅游、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参与、蒙古汗国宫廷文化体验,构建了成吉思汗祭祀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和天骄浩特娱乐区三大核心区域。历史文化区复活了蒙古民族英雄、中华民族伟人、世界历史巨人的惊天奇观和蒙古民族深邃文明;成吉思汗祭祀区皮数,点燃了八百年不熄的圣灯,传诵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灵魂;天骄浩特娱乐区以体验13世纪蒙古汗国宫芹握族廷尊享的生活与浪漫娱乐为主题,演绎着《永远的成吉思汗》大型民族舞台剧,传唱着《天骄盛宴》蒙古汗国宫廷神曲。
气壮山河门景——“山”字型的建筑,犹如巨大颠峰至顶劈开,圣山如崖,壁刻粗犷豪放的13世纪蒙古文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史实映入眼帘。成吉思汗跃马雕像,矗立中央,英武神威,直入苍穹,门景显示出了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宏伟景观是最具特色的蒙古文化门景。
鄂尔多斯敖包——汇集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萨满教祭祀文化及古老的祭祀方式,带领您走进一座神秘的与长生天对话的圣坛,其上矗立着象征成吉思汗精神永驻的苏勒德神纛,体现了鄂尔多斯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圣地旁、草原上,一座按国际赛道标准和马背民族传统习俗设计建成的赛马场,上演着千百年来蒙古式赛马、鄂尔多斯博克、哈撒尔挽弓等那达慕的男儿三艺和民族特色的娱乐游戏。在这里您仿佛走进一个蒙古人的竞技世界,体验到蒙古人力量。
走进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利敖包之上。 1219 年和 1226 年, 成吉思汗两次西征. 当他率部路过此地时,深为这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 曾在马上赋诗加以赞美, 并把这里选作自己的葬身之地。1227年8月,成吉思汗出猎坠马而死, 其遗体被运到这里安葬. 从此, 这里便被叫做"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在这片宁静和谐的大草地中间,它以独具风格的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大殿标示着中华民族史上威震天下、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长眠在这里。勇敢、热情、彪悍的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着自己的英雄。
景点类型:陵墓
最佳季节:5月-9月最佳。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是成吉思汗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当天景区内会举行隆重的祭奠“苏勒定”大会,热闹非凡。
建议游玩:2-3小时
什么是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的墓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成吉思汗陵风俗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培侍乱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
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谈悔多次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配档成陵奉祭这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是成吉思汗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鲁锭大会。
成吉思汗的陵园建筑在美丽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在蓝天、白云、黄沙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宫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再加上璀璨夺目的金黄色的琉璃宝顶,使这座永恒的王者之居分外的雍容、典雅、静穆、庄严。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虽然后来被誉为“一代天骄”,但命运给他安排的却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他的父亲被世仇塔塔尔人毒死,他九岁就成了孤儿。饥饿和危险始终追踪着他,他逃亡、潜伏、被捕、示众,人世间最大屈辱和痛苦,把他锤炼成一个钢铁战土。他耐心地收拾父亲的残部,小心翼翼地积累力量。七年之中,连续击灭了塔塔尔部、克烈部和乃蛮,使他一跃而为蒙古各部中最强大的首领。1206年,蒙古各部在鄂嫩河畔召开叫做“忽烈而台”的贵族会议,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命名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语的意思是“海洋”。也许,命运已经注定,他将有海洋一样宽阔的疆土,他战无不胜的铁蹄将在一片无水的海洋上任意驰骋。
他首先向南扩张,降服了西夏。接着攻陷了金国的中都(今北京市),迫使金王朝迁都开封。然后旌麾西指,兵锋席卷中亚,进逼东欧,把中亚古国花剌子模的国君赶到了里海的荒岛;再回戈东进,击溃俄罗斯军队的无效抵抗,把国土和势力推进到顿河流域。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进攻西夏,在西夏首都即将攻陷的最后时刻,他于1627年旧历7月12日,在清水县行营去世。
他的一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给他的孙子忽必烈留下巧昌清了最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的基础,他震撼世界的旋风般的铁蹄,给欧亚两洲的王公贵族,留下了胆战心惊的记忆。
但是,他却没有留下真正意义上的陵墓。
根据遗俗,蒙古君主无论死在哪里,他的遗骨都得送回漠北的老家,他们的祖先生息发祥的地方。
然而这座陵寝已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早就不辨踪迹了。坐落在内蒙伊金霍洛旗甘德尔敖包上的成吉思汗园陵,建成于1954年,是我国所有帝王陵墓中最年轻的一座。墓中当然没有成吉思汗的遗骨。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葬起辇谷”。所谓起辇谷,大略是肯特山脉中一条山谷。“辇”是古时帝王乘坐的车,成吉思汗从这里起步,先统一蒙古各部,进而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汗国。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名的变更,以及译音的讹杂,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起辇”之地,早已湮没无闻了。
另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墓地在“斡难、怯绿连、秃剌三水发源之不儿罕合勒敦诸山之一山中。”《马可·波罗游记》也说:“成吉思汗葬一山中,山名阿勒台。”这个“阿勒台”,也许就是《多桑蒙古史》中的“……合勒敦”,但它既然只是诸山中之一山,既没封树,又没有标志,群山迅枣莽莽,四顾茫然,也就无从寻觅了。
蒙古人是真正的游牧民族,他们把墓地掩藏起来之后,又为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座马背上的陵园,以供祭祀,这就是“八白室”。
所谓“八白室”,就是八座白色毡帐。也许就是成吉思汗生前所习用的毡帐吧,内中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象征着墓地,祭祀活动也就在“八白室”里进行。这是一座典型的蒙古式的活动陵园。便于迁移,符合游牧民族生活和战斗的特点。最初,“八白室”建立在今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一带的蒙古高原上,明朝初年,安置在河套一带,天顺年间,守护陵寝的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八白室”也随之而来。清初在鄂尔多斯高原设立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蒙语的意思就是“主人的陵寝”。
抗日战争时期,这座“主人的陵寝”还被转移至甘肃、青海等地。直到解放后,“八白室”重返伊金霍洛,新建了陵园,才结束了七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至于他真正的墓地,早就享受着永恒的静谧,可遇而不可求了。
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之所以难以寻求,有传统上的原因,也有现实中的原因。
从传统上看:蒙古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迁徙频繁,瀚海无垠,黄尘涨天,即使留下高大陵寝,转瞬也会变成不可辨认的沙丘。所以他们的民族习俗是薄于墓葬,完全没有汉族的那种讲究死后哀荣的孝前墓葬观。
平民一般奉行“天葬”和“野葬”。所谓“天葬”,就是将死者遗体,放置于山顶或山谷,并不掩埋。所谓“野葬”,就是将死者遗体,放置在木轮车上,然后驱车在荒野奔驰,任遗体在起伏颠簸中掉下为止。三日之后再去查看,如果遗体已被鸟兽食尽,即被认为是死者升天,值得庆贺;如果鸟兽不食,则被认为是死者罪孽深重,另须举行宗教仪式和“超度”了。
贵族们虽然认为比平民高贵,但也只是“墓而不坟”。“墓“和“坟”,在古代是有明确界限的,深埋于地下的叫“墓”,隆起于地上的叫“坟”。古代的华夏诸族,也是“墓而不坟”的。坟,毕竟是生活安定后的奢侈品,与游牧生活是不相适应的。即使成吉思汗的陵墓,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墓而不坟”的古训。
从现实上看:当时是战争时期,西夏都城指日可破,任何有关君主去世的传闻都会动摇军心,给强敌以可趁之机。所以,成吉思汗曾留下遗嘱,为了骗取西夏早日投降,“死后秘不发丧”,待西夏投降后,才由一支骑兵奉着灵柩,秘密地向预定的墓地急驰。
为了做到真正保守秘密,他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严酷的措施。在运行的长途中,倘或碰到行人,尽数杀死,决不留一个可能泄露秘密的活口。
到了预定的墓地,先把地面的草、木、石、杂一一移开,再把挖出的泥土有层次的排列,灵柩进入泥土之后,再逐一把泥土等物还原。倘有多余的泥土,也要运到远远的地方抛弃,决不留下一点可疑的痕迹。
《草木子》一书说:安葬完毕,先骑着马乃至于动用万马在墓地上任意践踏,使它平整,再在上面当着母骆驼的面杀只小骆驼。然后,派一支部队远远地守护着它,待第二年青草长起,同周围的大草原青碧青碧连成一片,无法分辨了,才拔营撤走。
这真是万无一失的安全。
为什么要杀一只小骆驼呢?据说,骆驼有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如果将来还要寻找墓地,就以那只失去亲子的母骆驼为先导,走到它儿子死去的地方,它就放声悲鸣,不肯离去。下面当然就是要寻找的墓地了。
他的秘密,只有骆驼知道。
等这只骆驼,或者以后再杀的骆驼终于死去的时候,墓地的秘密也就永恒了。
以上就是关于成吉思汗的墓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