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有很多个儿子的,总共有十四个,但是这十四个孩子中只有三个是嫡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这三个孩子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所以在皇宫是有很高的地位的。李承乾作为嫡长子,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所以师承魏征,成为了太子。李承乾根正苗红,但是却因为一场足疾,最后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也算是可悲了。
一、李承乾患上足疾,性情大变。李承乾患上足疾之后,走路有点跛脚,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身为太子应该能扛住这层压力才是,但是李承乾却因为这件事性情大变,本来想成为像父亲李世民那样的皇帝,文治武功,一表人才,现在一表人才算是彻底被足疾给毁了,所以李承乾从内心里是接受不了的。
二、唐太宗求贤若渴,李承乾却接纳小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但是李承乾却和父亲相反,从来不说爱好贤才,反而是认识了一大帮子小人,这一举动让李世民很是反感,于是不由得就对李泰多了一些宠爱。李承乾就开始换的患得,觉得李泰比较受宠,这也让李世民觉得非常无语,本来没有换太子念头的,现在却反而动心了。
三、李泰比较狠心,李世民传位给李治。李承乾郁郁寡欢不久就死了。李泰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去找李世民,跟李世民说,将来我死了,我就把我儿子杀了传位给弟弟李治。李世民一听,不由得一颤,一来自己就是夺位掌权的,二来李泰居然狠到杀亲儿子这样的话就说出来。所以李世民就看到了默默无闻的李治,毕竟李治心善,不会杀兄弟们的,所以就传位给了李治。
从史料上看,李治和武则天确是真爱无疑,对武则天的荣宠也是冠绝后宫,加上影视剧的为满足特殊需求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加工,李治这位大唐皇帝就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跟屁虫似的花痴形象。
本来李治头上还有两位兄长,李承乾和李泰,但是他的两位兄长情商智商都不太高,加上太宗的刻意偏私,最终造成李承乾被废,而自己也曾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对李泰也不太放心,所以最终李治爬上了太子之位。
李治就那么让人放心么?当然不,皇帝对他人染指皇权的忌惮非常深,太宗同样不放心李治,但是???李治的年岁小,容易控制,短期内培养不起来庞大的势力,这是最大的优势。
很多朋友没有当过皇帝,所以对此表示非常不解,当然,我也没当过^_^,但是通过历代史料的记述和总结,这就是皇权的特性,在皇权斗争中没有任何亲情可言,舔犊之情太宗可以有,但某天李承乾和李泰宫变的话,对他这个父亲必除之而后快肯定不会留手,这是必然的,也是太宗所深深了解的,因为他本人就是这么干的,李渊能颐养天年可不是李世民顾念亲情而手软。
李治无能?那李承乾和李泰就不止愚钝了,简直就是智障。众多史家根据那段时期的史料分析,星星点点的总是能通过事件和人物的排查,联系到李治身上,只是苦于没有实证罢了,李治当然也不会傻到让史官写出来。
大家不要过分注意下文中的李承乾和李泰的举动,您仔细瞅准了李世民的举动有什么深意。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实在太宗登基不久获得的,为了加强皇子教育,太宗安排了一批名将良臣相辅,但是,这些人中大部分同时也是朝中大臣,这是太宗有意安排,杜绝了某些贤人能士只忠于太子的隐患,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些人大部分是太宗安插的眼线。
李承乾年纪不小,他会不会心急这个父皇还不升天呢,当时已经有了某些风言风语,至少在太宗看来,李承乾急不可待,已经弑兄?囚?父的自己难倒还要向儿子下手,天下人言可畏,还是引蛇出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