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为什么要死磕雾霾
因为美国人喜欢死磕中国的雾霾,而柴静现在是美国人的妈。
其实雾霾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有,古代甲骨文时期就有霾字的记载。
森林大火、烧荒、火山爆发、甚至普通的扬尘,都可能会导致雾霾天气,现代的工业污染只是雾霾的成因之一。
早几年霾也只是个描述气候状况的冷僻字,平时都很少提及,八九十年代雾霾天气其实也很多,也没见有人说什么霾不霾的。
而最近几年雾霾这个词就突然被炒的火热,好像污染已经严重的活不下去了似的,其幕后推手不得不令人质疑,印象中霾字的火热,好像就是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布PH2.5监测数据公告开始的。
气候检测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个比较严谨的事情,对监测箱周边环境场所都有严格要求,而且一般都是取多个气象站监测箱的数据取平均值,像美国大使馆那样自行在使馆内采集数据发布先不说不严谨吧,动机就很让人怀疑。
天猫有美国普卫欣。
雾霾是不好,得治理,但是不应该妖魔化,炒作。
你把工厂全部关掉也一样有雾霾,古今中外从来都不缺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搞小能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71902/answer/15980698
来源:知乎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柴静,我会说:她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环节有着一顶一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她的某些主持风格我并不喜欢。
题目很清晰,给出的是「媒体人柴静」,那么从新闻的角度判断绝对是没错的,至于感情轶事什么的,真的没有必要说。一来尊重当事人,二来也也实在太无趣了,三来也没什么人能说出过所以然。所以,我们还是说新闻吧。
去央视之前,柴静最值得关注的从业经历是在湖南卫视的《新青年》。这档节目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质量是十分出色的,不用说和同级别上星的地方卫视相比,即使相较于央视也有其可取之处。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潇湘晨光》和《新青年》。
也许现在的媒介研究者再回头去看这两档节目,值得研究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潇湘晨光》较早尝试做早间新闻节目,那句「潇湘陈光,正在直播」的口号,把「直播」二字的价值展现得彻底,而且,那才刚刚是21世纪初;至于《新青年》呢?它在新闻谈话类节目这个类型中找到了突破口,让新闻和新闻中的人成为了解读新闻的素材。
当然,我个人觉得,最值得玩味的地方也许正是在于:主持人的魅力终于成为一个节目生命力最重要的体现之一。观众开始有了意识:主持人对于一个节目来说太重要了!
在我印象中,2000年初,就新闻节目而言,内地主持人水平之间能有的一拼的其实也就是央视、上海卫视和湖南卫视三家。央视端正、稳妥,代表国家的声音;上海卫视主持人,字正腔圆的背后,透着洋气,还稍带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你可以看看女主持的胸针,时常变换的发型,这些都为新闻节目增分不少——是的,我确实得承认记者的魅力的一部分来自于外形;而湖南卫视,有一种和地方台不相符的霸气,这种气质,也渗透在他们所制作的节目里。
那个时候年轻的柴静就是这样的水平。一个新闻从业经历并不丰富的人,能够在一档卫视重点谈话类节目中独当一面,串联节目,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
至于后来进入央视,从《新闻调查》中的出镜记者到《面对面》中独当一面的主持人,再到今天围绕其特质打造的电视节目,她在电视新闻界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认可。
至于我所不喜欢的主持风格,大致也是成型于《面对面》之后的那段时期。
不少人都说她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其实我觉得她一点也不「安静」。但是我也想说,选择「不安静」,也并非完全不可取。
这个问题的背后,似乎两点要谈,其记者和自身报道之间的关系(介入性问题),其二是记者角色的多重定位问题。
第一,介入性问题。这一点上,她的风格,我觉得不可取。
「介入性」在媒介研究中本来就是一个负面的表述,意指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中加入自己的判断和倾向,甚至有时候影响新闻事件的解毒乃至发展走向。这里要谈的「介入性」其实没这么严重,它无关技术,却关乎情感。
柴静的央视生涯起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彼时的央视一改往日沉闷的形象,借助这个突发新闻事件,为自己正了名。在日后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掌故手册的《十年》等作品中,我们会一再看到这个危机为中国电视新闻带来的变革。
说个题外话,那个时候的央视、尤其是新闻评论部,真的是人才辈出。我记得当时还赶上了荣事达CCTV新闻主持人大赛,包括撒贝宁(《今日说法》)、沈冰(她留给我最后的印象是2002年世界杯……囧)、杨春(《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都迅速成为了台里的节目中坚。当时的我还把自己喜欢的主持人抄成一个小单子,贴在自己双层文具盒的下层,那个单子上也有柴静。
有点扯远了,还是接着说问题,介入性。先来看看《新闻调查》对记者有特别的要求(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4428504.html):
第一,质疑的精神。《新闻调查》的记者必须要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
第二,平衡的意识。《新闻调查》的记者,应该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平等的发言机会。
第三,平等的视角。在《新闻调查》记者面前,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的身份,没有尊卑贵贱之别。
第四,平静的心态。《新闻调查》的记者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这会有助于对事物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介入」似乎是央视深度调查电视节目的普遍要求。如何拿捏「介入」的 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理解的「介入」,应该是对于新闻事件无限的热忱与好奇,新闻当事人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
但是后期的柴静,在和新闻当事人面对面的时候,有时会将自己的感情甚至倾向性融入到节目中。我举一个例子。2010年的《面对面》采访过两次城市规划专家杨保军,我对这个人印象这么深刻其实是因为著名记者王军的《城记》一书,以及此书让我对于城市规划所产生的兴趣。
关于这期节目,柴静在博客里写道:
杨保军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他说前不久去一个新的开发区,说你猜猜马路有多宽。
我犹豫一下,说八个车道?
他说你再猜,尽情发挥想象力。
五十米?我努了一下。
他笑着看看我“两百米”。
什么?
最近有观众批评我有点七情上面,我知道我是,还真不好控制。
我记得节目播出的时候,这段是有的,只是现在如果再去看节目(http://news.cntv.cn/china/20100905/102285.shtml)的时候,却找不到了。这里所谓的「七情」,也许就是那种镜头面前呈现得非常强烈的的疑惑状、质问状、甚至有一些愤怒状。这种情感我很理解,当我们了解到城市的发达不等于宽敞的马路,不等于高耸入云的摩天楼,而应该是路人拥有步行的权利,公共交通承载交通效率最大化的功能,私家车履行自身的义务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感慨:「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如此忽略常识?」、「为什么城市规划专家这么不专业?」
事实上,柴静在通过一系列节目向观众推广「常识」的时候,她的情绪是特别急切的,反映在她的姿态、表情和遣词上,就是不断的反问、强调,似乎在告诉观众,「你看你看,关键点来了,你们一定要感受到啊」。其迫切之诉求,当然可以理解,只是这种风格,我个人不喜欢。
但是「风格」这个事情,关乎喜好,无关优劣。我个人就是不喜欢柴静在节目里面过强的引导性和过猛的着力点,这是一种感觉,不同观众的体验不一样,我感觉是很糟糕的。
那难道说主持人必须保持淡然、甚至面无表情地采访当事人吗?这又是另一个极端,我能力有限,很难说清楚合适的「度」,说简洁点,《面对面》早期王志的状态,是我比较喜欢的「度」。
第二,记者角色的多重定位。这一点上,她的选择,我觉得可取。但是可能会有争议。
柴静聪明,当然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新闻制作中,体现在对于新闻话语的拿捏,也体现在她为了新闻价值诉求的实现而选择的其他方式中——她知道自己的能力绝不仅限于荧屏,也应该在多个平台发挥价值。我们之所以感觉柴静无所不在,感觉「柴静」这个话题如此热闹非凡,也确实是因为她在不少场合出现过,而这些场合以后背后的关键标签,都与她的职业生涯诉求和价值观相契合。
如果幸运的话,许多年后,我们说不定会看到某本名为《改变中国的「圈子」》一书。《读库》的活动,文化圈朋友的签售,散落在不同博客文章中对于饭局的描述……把这些零散的碎片拼起来后也许就能发现,柴静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过「媒体发声」这样一个方式帮助传播许多「正能量」的东西,比如善待艺术设计(《读库》在排版上做的努力),尊重写作(《读库》的编制,非虚构类报道的介绍),普及法治观念(推荐西方法学普及读物译作),追求有趣反对无趣(发扬王小波的精神,推广这个「圈子」里的价值观),如此种种。
所以,如果你是《读库》的读者,如果你觉得《九人》好看,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三表哥的乐评,也会对这个「圈子」及其背后的价值观有所认同。有一群人各自分工,目标统一,做着一些「用一个小小支点撬动地球」的事情。
当然,以上这些观点,只消一句就能彻底反驳:「没有采访啊!」是的,没有采访,就去妄自思考一个人秉承的方法论,确实欠妥,只是大多数回答者都在这个黑箱子里,我有观点,就是想表达出来。
好了,这时的柴静已经不止是一个媒体人了。她的这些参与和身份符号,最终推动她本人成为了一个新闻人物。看到《人物》封面的她,我真的由衷地感叹到:她确实聪明,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