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就陷入了一个困境,针对清政府,要面对外患,这个时期主要是英国,法国,后来是沙俄,德国,日本等国,另外内忧也逐渐凸显出来,在19世纪五十年代后,主要就是太平天国和捻军。
英法等国虽然不介意多一块殖民地,但是他们更需要的还是商业利益,至于在中国,谁做统治者,对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不损害了列强们的利益,一切都可以谈判的,所以当太平天国出现的时候,洋人们应该是挺开心的,因为不管是对清朝,还是太平天国,都多了个谈判的筹码。
在最初英国政府还在处于观望状态,直到太平天国逐渐发展出了一定规模,英国政府开始派遣使者去和太平天国接触,英国人是无利不起早的,他们自然希望能在太平天国这里占到些好处,比如太平天国事成之后,继续承认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要保留现有的英国控制区域。
杨秀清等人接待了英国公使,也表示愿意和英国人继续保持着贸易关系,开口通商,但是他们也不傻,果断的拒绝承认英国和满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杨秀清这群人,观念也比较传统,还是非常看不起洋人,只是说咱们都拜上帝,以后等我们打下天下了,你们再来朝拜。
太平天国和西方国家的政府代表,谈判算是崩了,罗马教廷最初在得知天平天国运动时,也是十分兴奋,派了主教不辞辛劳的来凑热闹,还希望能给予点技术指导,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搞成功了,那么世界上将多四亿的天主教教徒,结果一番实地考察后,差点没把教廷派来的主教气死,这上帝什么时候还多了个儿子,动不动就下凡,就差把这群人定成异端了。
和太平天国谈不拢,那就只能以太平天国天国为筹码,要挟清政府多索取一些利益,清政府着急安内,也只能做出一些妥协,不过很快英国人就发现了问题,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而这里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这种动乱的局面直接影响到了英国人的利益。
在1853年到1864年间,清军多次平叛,太平军多次北伐,双方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在这种局面下,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英军曾希望太平军不要进攻上海等通商口岸,但是太平军并没有接受英军的建议,还袭击过英军,而清朝在慈禧太后正式是掌权后,则表现出和英国合作的意愿。
既然太平天国这边无法沟通,清政府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英国又可以借机捞点利益,所以很快英国人也就介入进来,有了科技加成后,面对清军和洋人的围剿,加上太平天国自身的内乱,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很快就走向了衰亡。
经济利益决定一国对外政策。太平天国要求对外平等互利,禁止贩卖鸦片等措施,严重损坏列强在华利益。而清政府辛酉政变以来,逐渐向列强靠拢,勾结多反抗少,可以充当列强在华代表,维护其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