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港1985年建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中北岸交汇处,直接经济腹地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高邮市、仪征市两个县级市,宝应县1个县,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 *** 总书记亲笔题写了“扬州港”港名。
扬州港分港区有高邮港区、江都港区、六圩港区、仪征港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扬州港 外文名 :Yangzhou port 创建时间 :1985年 占地 :480亩 地址 :扬州 分港区 :扬州港、高邮港、仪征港、江都港 概况,港区,高邮港区,江都港区,仪征港区,泊位建设, 概况 扬州港“一港四区”(下辖高邮港区、六圩港区、江都港区、仪征港区)格局更趋完善。除了江都港区以外,还将对高邮港区的基础设施再提升。 扬州港占地480亩,占用岸线1.8公里,现有码头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客运泊位1个,拥有库场 20余万平方米,装卸运输设备100多台(辆),最大起重能力60吨。 扬州港中转物资50余种,有13个国际著名货柜公司的班轮和5条内贸货柜航线班轮挂靠。2001年完成货柜吞吐量6万TEU,完成外贸吞吐量95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扬州港有16条星级豪华游轮挂靠,2001年接待游轮125艘次,进出外国游客1万余人。港区有海关、海事、边防、国检等查验机构和代理单位驻港办公。 扬州港“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为货主、船东服务,曾获得“全市十大运输企业”、省“搬运装卸文明企业”、“有功集体”、“学习‘华铜海’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扬州港发展前景看好,扬州港愿以真诚、卓越的服务为扬州及其腹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扬州港1985年开港,现为国家一类开放港,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港口。扬州港口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39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3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7个,形成了以六圩港区为龙头主港区,高邮港区、江都港区、宝应港区、仪征港区为副港区的港口群。 港区 扬州港“一港四区”(下辖下辖高邮港区、六圩港区、江都港区、仪征港区)格局更趋完善。除了六圩港区以外,还将对高邮、江都、仪征港区的基础设施再提升。 扬州港口最佳化功能布局、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为前提,重点打造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港口,在2008年9月通过省 *** 审查的《扬州港总体规划》规划岸线基础上,共核减4.22km规划港口岸线,重点核减与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冲突、与城市生活绿地有冲突的岸线。扬州港分为扬州港区、仪征港区和江都港区三个港区,共规划港口岸线42.5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8.74公里,目前已开发利用岸线34.24公里。 高邮港区 高邮港属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扬州港的分港区,地处江苏苏中地区和扬州沿河地区,位于京杭大运河高邮段高邮经济开发区。南连扬州,西接安徽省,东邻泰州,北界淮安。总投资216亿元。 高邮港码头岸线总长约1500米,在全国内河码头中为最长的。年吞吐能力为1000万吨,共20个泊位,包括10个500-2000吨级散货泊位和10个500-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最大停泊能力为2000吨级。 京杭大运河贯穿高邮南北,高邮湖连线苏皖。高邮港依托扬州港物流联动的资源优势,开创了扬州长江港带动内河港发展的新模式。 2004年扬州港高邮分港区与中国远洋太平洋集团成功合作,标志著高邮港全面联入了世界海运网路中,已与世界五大洲56个国家的国际口岸通航往来。 江都港区 作为扬州港的组成部分,江都港区承担著散货起运、卸载、中转的功能。长期以来,只有两个泊位的江都港区,货运吞吐能力一直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昨日,扬州港江都港区传来好讯息,该港区将新添3个泊位,2013年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到2500万吨,腹地范围覆盖苏中苏北地区。届时,扬州港的仪征、六圩、江都“一港三区”格局将更为凸显,助力扬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江都港区一、二号码头的下游,即港区的东部,江都港区3#、4#、5#泊位正式开工。 填补我市10万吨泊位空白 据了解,江都港3#、4#、5#泊位项目总投资7.5亿元,位于江都大桥镇,上游与现江都港区2#泊位相邻,同时新建的3个泊位将全部连线。其中,3#泊位为3.5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件杂货通用泊位、4#泊位为5万吨级兼靠7万吨级件杂货通用泊位、5#泊位为7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散货专用泊位。3个泊位总延长720米、宽30米,后方陆域堆场占地1300余亩,泊位前沿水深常年保持-13米,设计年通过能力532万吨。 该项目建成后,江都港区的运营方扬州远扬公司将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座,其中货柜专用泊位2座,多用途泊位5座,通用泊位3座,年设计货柜吞吐能力40万TEU(货柜单位)、散杂货吞吐能力900万吨,届时将填补我市10万吨泊位的空白。 仪征港区 仪征港属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地处江苏苏中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仪征段。西接南京,东邻扬州,南望长江。 经过历年发展,仪征港目前共有港口企业13家,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当前,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仪征港口人将继续不断进取,勇于争先,为仪征经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港口物流支撑作用。 公司港区具有长江深水泊位16座,生产码头13座,万吨级以上6座,是国内河泊位数最多,靠泊等级最高,吞吐最大的港口企业。公司港区具有科学完善的油品、散化分装系统,装车、装桶、计量等手段完善,疏通条件良好,辐射区域广阔。公司将以港口为主要环节的一体化供应链,创建以能源产品(石油化工产品和煤炭)为主要货种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成为长江干最重要的能源枢纽港口。 泊位建设 至2015年,建成江都港区3、4、5号泊位、仪征港区9个万吨级泊位,实现吞吐能力达9500万吨。 至2018年,建成扬州港区六圩作业区6、8、9号泊位,货柜吞吐能力达100万标箱。1、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2、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3、"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4、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原文及鉴赏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故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天际奔流。
全诗以绚丽多彩的烟花春色和广阔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原文及鉴赏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下文是全诗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一起来看吧!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原文及翻译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