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鼎是中国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土于陕西扶风任村,计大鼎一,小鼎七,盨二,钟六,镈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世因称大鼎为“大克鼎”,小鼎称为“小克鼎”。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饪食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小克鼎铭文72字,记述周王在宗周,命膳夫克去整顿“成周八师”等。
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釐(xǐ)季宝宗彝。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
火锅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史人以陶罐为锅。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汉代,“斗”就是指火锅。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中出土了火锅实物。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他谈到在游五夷山、访师道时,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吃火锅注意事项
涮肉时间不能太短:肉类中包含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卵,而涮肉时间太短就不能将这些有害物质杀死。一般情况下,较薄的肉片只需要烫1分钟左右,待肉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灰白即可食用。一些较厚的肉片,要尽量多涮一些时间,保证其熟透后再食用。
端上餐桌的生鲜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残留。如果一涮即吃,有害微生物入侵人体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没有熟透的食物一定不要吃。